当地时间2月18日,美国政坛扔下一颗重磅炸弹!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,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%左右的关税,并计划在4月2日就这一话题发表更为详细的声明。这一消息瞬间在全球汽车行业和国际贸易领域掀起轩然大波。
早在2月14日,特朗普就曾透露可能在4月2日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,只是当时并未透露更多细节。如今,明确的关税比例一出,各方反应激烈。美国《政治报》犀利指出,特朗普此举无疑是在国际关系的火药桶上又添了一把柴,美国与北美、欧洲以及主要贸易伙伴之间本就微妙的关系将愈发紧张,贸易摩擦的阴云愈发浓重。 数据是最直观的警钟。
2024年,美国进口的汽车产品价值高达4710亿美元,其中汽车价值2140亿美元,零部件价值1920亿美元,卡车、巴士等特殊用途车辆价值650亿美元。在进口来源地排名中,墨西哥以约490亿美元的汽车产品进口额位居榜首,日本以400亿美元紧随其后,韩国、加拿大和德国分别为370亿美元、280亿美元和250亿美元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墨西哥和加拿大生产的大部分汽车能免税进入美国市场,可如今随着特朗普的这一决定,这份优惠政策摇摇欲坠。
法新社分析认为,美国政府眼中的关税,不仅是增加财政收入的“钱袋子”,更是迫使跨国公司在美国扩大产能的“指挥棒”。有业内分析人士推测,在未来几个月,跨国汽车制造商或许会为了应对关税冲击,纷纷公布在美国新建或扩建工厂的计划。但美国政策向来朝令夕改,制造商们在制定未来生产计划时,犹如在迷雾中航行,方向难辨,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。
一旦这25%的关税落地,美国本土汽车市场将迎来巨变。目前美国本土汽车年产量约1000万辆,而2024年汽车销量在1600万辆左右,这意味着每年有600-700万辆汽车依赖进口。届时,进口汽车成本大幅增加,价格必然水涨船高,消费者购车成本飙升,而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或许将迎来短暂的“春天”,市场份额有望得到提升。
对于那些对美汽车出口大国来说,更是压力山大。韩国汽车行业首当其冲,韩国“NEWSIS”新闻网报道,韩国出口海外的汽车超一半销往美国,一旦关税落地,现代汽车集团等韩国整车企业将损失惨重。
据估算,若对韩国产汽车征收10%关税,现代汽车和起亚的营业利润就会减少4万亿韩元(约合202亿元人民币)以上。日本车企同样忧心忡忡,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,2024年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28.3%,若加上汽车零部件出口,占比超三分之一。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公开表达对美国加征汽车关税的担忧。
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样处境艰难。加拿大约80%的汽车零部件和整车销售额依赖对美出口,在美销售的许多美国品牌汽车都在加拿大组装。墨西哥凭借成本和地理优势,吸引众多外资车企,美国是其轻型车出口主要目的地,占比达83.6%。墨西哥国家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主任加布里埃尔·帕迪拉强调,美国加征关税,将使通用、福特等汽车制造商成本大增,对墨西哥汽车制造业GDP产生高达1.5%的影响。
特朗普此次对进口汽车挥舞关税大棒,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考量。一方面,美国国内汽车产业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压力,通过提高关税,能够保护本土汽车企业,增加就业岗位,赢得国内产业界的支持;另一方面,这也是特朗普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一张“王牌”,试图通过关税手段,迫使贸易伙伴在其他领域做出让步,重新调整国际贸易规则,使其更符合美国利益。
但贸易是一场“双赢”的游戏,单方面的关税壁垒只会引发连锁反应。美国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表示,日韩车企早在多年前就已针对贸易摩擦提前布局,部分畅销车型在美国本土设厂,受关税冲击相对较小。而加拿大和墨西哥与美国汽车供应链深度交织,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关税调整将对整个北美汽车产业生态造成巨大冲击。
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,贸易保护主义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。美国此次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计划,不仅会打乱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布局,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报复性措施,导致全球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。 未来,随着4月2日的临近,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特朗普的下一步动作,以及各国将如何应对这场可能到来的贸易风暴。